跳到主要内容

Taro 3 正式版发布:开放式跨端跨框架解决方案

· 阅读需 12 分钟
yuche

从 Taro 第一个版本发布到现在,Taro 已经接受了来自于开源社区两年多的考验。今天我们很高兴地在党的生日发布 Taro 3(Taro Next)正式版,希望 Taro 未来的更多两年能像一名共产主义战士一样经受住更多的考验。以下是 Taro 3 的一些新增特性:

跨框架:React、Nerv、Vue 2、Vue 3、jQuery

在旧版本的 Taro,我们以微信小程序的开发规范为基准,使用 React/JSX 的方式来进行开发。而在 Taro 3,我们把这一思路量化为一个编程模型:

设微信小程序生命周期为一个 interface,不同的框架实例的生命周期虽然不尽相同,但我们可以根据框架生命周期分别新建一个 classimplements 小程序生命周期的 interface。相应地,小程序的组件/API/路由规范可以使用同样的思路和模型让不同框架的代码,运行在不同的端上:

taro

在 Taro 3 中我们内置了 React、Nerv、Vue 2、Vue 3 四种框架的支持,开发者可以通过 taro init 命令创建对应的模板,并编写与框架本身生命周期、调用方法合乎一致的代码(idiomatic code),在语法上也没有任何的限制。

在四类框架之外,Taro 3 还提供 jQuery-like API 的支持,作为现代开发框架的补充和实现跨框架组件的方案。

跨端:H5、微信、支付宝、百度、字节跳动...小程序

和旧版本的 Taro 一样,Taro 3 支持编译到微信、京东、支付宝、百度、字节跳动、QQ 等主流小程序平台。

和小程序一样,Taro 3 的 H5 端相较于之前版本的 Taro 是一次彻底的重写:基础组件现在全部使用 Web Components 构建,路由系统也完全与前端框架解耦,因此在 H5 端 Taro 也实现了跨框架。不管开发者使用的是 React、Vue 还是 Nerv,都可以同时运行在各种小程序和 H5 上。

开放式插件系统

Taro 3 在编译时引入了基于 Tapable 的插件系统,开发者可以通过编写插件的方式为 Taro 拓展更多功能或者为自身业务定制个性化功能。在运行时我们则从 React Reconciler 中得到启发,在 Taro 运行时也实现了一套修改运行时逻辑的 API。

也就是说,开发者可以在不修改甚至不了解 Taro 源码和实现的情况下通过 Taro 拓展更多端,拓展更多的框架。在下个 Minor 版本(v3.1.0)Taro 就会完成编译时/运行时与端/框架的解耦,届时开发者只要写一个插件就能拓展新的端或框架。未来 Taro 添加新的端或框架也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。

开源治理与项目治理

为了与开发者更高效地交流,Taro 从 Vue.js 和 Ant Design 得到启发,引入了 Issue Helper 工具。为了让 Taro 在重大特性更新和更改能稳步推进,我们又从 Rust、React 中学习,引入了 RFC 流程机制。为了让版本迭代更透明、更规范,Taro 在今后版本发布也会遵守 Milestone 机制

文档是开发者最好的朋友。在 Taro 3 我们对文档也进行了改版和重新梳理,并推出了新的 渐进式文档,渐进式文档按照开发项目的顺序介绍 Taro 的基础概念和优化技巧,适合喜欢边学边做或对小程序开发没有任何了解的开发者。

代码质量和稳定性对开源项目非常重要。Taro 也在严格贯彻 Code Review 机制,所有人的代码都要被审核,没有人例外。为了保证我们能更大胆地迭代新特性,在整个 Taro 3 开发期间我们总共添加了三万行测试代码。

微信小程序转 React/Vue

早在 Taro 1.2 发布 时,我们就提供微信小程序转 Taro 的功能,转换后的微信小程序应用会变成一个多端应用。现在这个功能也完全兼容 Taro Next 的新架构,并且转换后的代码提供 React 和 Vue 两种选项。和以前一样,只需要在微信小程序项目根目录执行命令 taro convert

$ taro convert

选择想要转换后的框架即可:

convert

渲染 HTML 字符串

在小程序中渲染 HTML 字符串通常会使用 wxparse 这样的第三方库,但 wxparse 的 API 复杂,拓展性弱,内部实现不准确,最重要的是现在已经停止了维护。比起 wxparse,Taro 3 的 HTML 字符串渲染提供以下的特性:

  • API 与 Web 保持一致,可以直接通过 React 的 dangerouslySetInnerHTML 或 Vue 的 v-html 调用。
  • 可以通过 CSS 直接控制标签样式
  • 给已经渲染的 HTML 标签绑定事件
  • 在 HTML 解析和渲染都提供了钩子函数满足个性化渲染需求

你可以访问文档渲染 HTML了解更多信息。

CSS-In-JS

在 React 社区有一个著名的 CSS-in-JS 解决方案: styled-components。但遗憾的是,styled-components 使用 <style> 标签来动态地控制样式,在小程序端没有类似的方案。但在 Taro 中我们可以通过 linaria 实现同样的功能,linaria 主要提供以下特性:

  • 近似于 styled-components 的 API
  • 完整的 TypeScript 支持
  • 零运行时

其中零运行时对于打包体积有要求的小程序尤为重要。

你可以访问文档使用 CSS-in-JS了解更多信息。

虚拟列表(VirtualList)

当我们渲染数据量非常大的列表时,框架会根据数据尝试全量渲染视图,这就可能会产生性能问题导致视图无法响应操作一段时间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:比起全量渲染数据生成的视图,可以只渲染 当前可视区域(visable viewport) 的视图,非可视区域的视图在用户滚动到可视区域再渲染:

diff.jpg
正常渲染和虚拟列表的区别
vue.gif
在开发者工具的直观效果

类似的技术在 Android 开发被称之为 RecyclerView,在 React Native 叫做 VirtualizedList,我们统一命名为虚拟列表(Virtual List),这个组件现在内置在 Taro 中,在 React/Vue 或各种小程序及 H5 皆可使用:

import VirtualList from '@tarojs/components-advanced/dist/components/virtual-list'

你可以访问文档长列表渲染了解更多信息。

预渲染

初始化性能是 Taro 3 的性能优化的痛点。原生小程序或编译型框架的初始数据可以直接用于渲染,但 Taro 3 在初始化时会把框架的渲染数据转化为小程序的渲染数据,多了一次 setData 开销。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Taro 从服务端渲染受到启发,在 Taro CLI 将页面初始化的状态直接渲染为无状态的 wxml,在框架和业务逻辑运行之前执行渲染流程。我们将这一技术称之为预渲染(Prerender),经过 Prerender 的页面初始渲染速度通常会和原生小程序一致甚至更快。

你可以访问文档预渲染了解更多信息。

更快的构建速度和 source-map 支持

作为一个编译型框架,旧版本的 Taro 会进行大量的 AST 操作,这类操作显著地拖慢了 Taro CLI 的编译速度。而在 Taro 3 中不会操作任何开发者代码的 AST,因此编译速度得到了大幅的提高。

正因为 AST 操作的取消,Taro 也轻松地实现了 source-map 的支持。这对于开发体验是一个巨大的提升:

source-map

没有枪,没有炮,没有轮子自己造

把时间节点再跳转回两年前,市面上并没有一个支持使用 React 开发小程序的框架,也没有什么思路或探索能提供指引,我们面对的情况和旧中国「一穷二白」的情况差不多。今天,Taro 已经是中国活跃度 Top 5 的开源项目。

办法总是比困难多,即便是在小程序这样相对受限的开发环境。今后,Taro 依然会从开发者的角度出发,不断完善开发体验,提升开发效率,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,遇山开山,遇水搭桥,努力成为小程序开发,甚至多端开发的基础技术设施——Taro 3 就是实现这一愿景最坚实的一步,正如一位智者所言:

上车 Taro 最好的时机是从前,其次是现在。